广州防伪标签之肉类防伪溯源标签
发布日期:2025-7-22 17:43:33 访问次数:43
清晨的广州菜市场,档口的猪肉泛着新鲜的光泽,市民陈阿姨捏了捏肉的弹性,又翻过来看看贴在包装上的广州防伪标签——这是她多年来买肉的“必修课”。“以前碰到过假牛肉,解冻后味道不对,现在有了这个标签,刮开查一下,心里就踏实了。”陈阿姨的话,道出了许多广州消费者对肉类安全的朴素需求,也折射出广州防伪技术在守护“舌尖安全”中的重要角色。
一、为什么肉类需要“防伪密码”?
肉类是老百姓餐桌上的“刚需”,但假冒伪劣问题却像一颗“定时炸弹”。2024年,镇江一起假牛肉案震惊全国:被告人王某将猪肉冒充牛肉,用伪造的“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(牛)”标签包装,销售金额达190万元。案发后,办案检察官提醒:“假肉类不仅侵犯消费者权益,还可能因来源不明引发食品安全风险。”
广州作为华南地区肉类流通枢纽,每天有大量肉类从养殖场、屠宰场流向市场。如何让消费者“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”?防伪标签成为了肉类产品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二、广州防伪技术:给肉类贴“智能身份证”
广州的防伪企业早已针对肉类产品的特点,研发出一系列“定制化”防伪技术,从“视觉识别”到“数字溯源”,全方位杜绝假冒。
1. 激光/镭射防伪:“看得见”的安全
广州旭盾防伪科技的激光防伪标签,采用“全息激光镭射”技术,标签上的图案像彩虹一样,不同角度会呈现不同的动态光芒。“这种标签的制版技术非常复杂,需要用到点阵动态光芒、3D光学微缩背景等工艺,造假者很难复制。”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,激光防伪标签常贴在肉类包装的封口处,一旦被撕开,就会留下“破坏痕迹”,防止标签被转移再利用。
2. 数码防伪:“查得到”的真相
广州金盾数码的“刮开式数码防伪标签”,是消费者最熟悉的“安全工具”。标签上有一层银粉涂层,刮开后露出一组唯一的20位编码,消费者可以通过400电话、短信或官网查询。“每一组编码都是电脑随机生成的,全球唯一,查询一次后就会失效。”该公司负责人说,这种技术让消费者“自己就能当质检员”,比如陈阿姨买肉时,刮开编码查一下,就能知道是不是“正牌”牛肉。
3. 一物一码溯源:“追得到”的全流程
广州择信科技的“溯源系统”,给每一块肉都贴了“数字履历表”。通过标签上的二维码,消费者可以查到:肉来自哪个养殖场、什么时候屠宰、经过了哪些运输环节、有没有检疫合格证明。“比如这盒猪肉,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它的‘出生证明’——养殖日期、疫苗记录、屠宰时间,甚至运输车辆的温度都能查到。”该公司销售经理林小姐说,这种技术不仅能防假冒,还能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“快速溯源”,比如2024年广州某超市的猪肉出现问题,通过溯源系统很快找到了源头养殖场,避免了更大的风险。
4. 特种材料防伪:“防得住”的转移
针对肉类包装常被“二次利用”的问题,广州防伪企业还采用了易碎纸“温变油墨”等特种材料。比如广州求是防伪的“易碎防伪标签”,一旦被撕开,就会碎成小片状,无法完整转移;“温变油墨标签”则会在温度变化时(比如用手摸)改变颜色,让造假者无法仿造。
三、现实案例:防伪标签如何“戳破”假肉骗局?
2023年,广州某线上肉制品商家被举报“卖假牛肉”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扫描商品上的广州防伪标签,发现编码查询结果显示“该产品未在系统中登记”,随后顺藤摸瓜,查出商家用猪肉冒充牛肉,并伪造了防伪标签。“如果没有防伪标签,消费者很难区分真假,监管部门也很难快速查处。”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说,防伪标签不仅是“消费者的保护伞”,也是“监管部门的利器”。
四、结语:让防伪标签成为“放心符号”
从激光防伪到数码溯源,广州的防伪技术正在为肉类产品打造“全链条安全屏障”。正如陈阿姨所说:“现在买肉,只要看到有广州防伪标签,我就敢买。”
未来,随着物联网“大数据”等技术的进一步应用,广州的防伪标签将更加“智能”——比如结合“冷链温度监测”,让消费者知道肉在运输过程中有没有变质;结合“区块链”,让溯源信息更不可篡改。
广州防伪标签,不是简单的“贴纸”,而是肉类产品的“安全密码”,更是广州这座“食安之城”的名片。 当你下次在广州买肉时,不妨多看看包装上的防伪标签——那是科技给你的“放心承诺”。
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:13427568225(微信同号)
了解更多产品可登录:http://801315.com/channel/fangweibiaoqian.html
TB店铺:申悦专业防伪标签印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