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年防伪软件及印刷经验 | 10000个成功案例 | 200个特色定制 | 物联网数字化转型|
当前位置:百科信息 > 防伪技术

你吃的猪里脊是“真的”吗?别让劣质肉冒充“嫩担当”

发布日期:2025-7-9 12:20:33 访问次数:40

  “锅热倒油,放入腌制好的猪里脊,快速翻炒至变色,撒上葱花出锅——”这道“家常炒里脊”,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“保留节目”。猪里脊因肉质细嫩、无筋膜,被称为猪肉里的“嫩担当”,无论是炒、溜还是做汤,都能吃出鲜美的口感。但你有没有想过:你夹起的那片“嫩里脊”,可能是“冒牌货”?
 一、现实里的“劣质肉冒充案”:别让“嫩担当”变“坑人担当”
2024年,湖北枣阳警方破获一起“母猪肉冒充新鲜猪里脊”案件,让不少消费者惊出一身冷汗。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将老母猪肉(因养殖时间长,肉质纤维粗、口感老柴)用猪血浸泡、牛油涂抹,伪装成“新鲜猪里脊”,通过街头摊贩销往周边市场。有消费者买回家炒后发现:“肉嚼不动,还有股怪味,根本不是平时吃的嫩里脊!”
无独有偶,2024年1月,腾冲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一家食品店,其销售的“手撕里脊”实为猪肉制品冒充,包装无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等信息,口感粗糙,不符合新鲜猪里脊的标准。这些案例并非个例——在一些城乡结合部、流动摊贩处,“劣质肉冒充好肉”的现象时有发生,让“嫩担当”变成了“坑人担当”。
 二、劣质猪里脊的“真面目”:这些“伪装术”要警惕
劣质肉冒充猪里脊的常见手段,其实藏在“细节”里:
“老肉充嫩”:老母猪肉、公猪肉因激素水平高,肉质纤维粗、颜色暗红(新鲜猪里脊为淡红色、有光泽),按压后弹性差,甚至有“腥臊味”。
“注水增重”:注水猪里脊表面水淋淋,用手摸不黏手(新鲜猪肉有黏性),切开后有血水流出,炒后缩水严重。
“病死肉翻新”:病死猪肉表皮有紫色出血斑点,脂肪呈红色或黄色,挤压时有暗红色血汁渗出,加热后有腐败味。
 三、防伪技术“出马”:给猪里脊戴“电子身份证”
如何让消费者吃到“真·嫩里脊”?防伪技术是关键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肉品企业开始用“黑科技”给猪里脊“赋能”:
“唯一身份码”:采用中准数据的特征加密智能识别防伪技术,给每个猪里脊包装贴唯一的防伪标签,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即可验证真伪,还能查看“溯源信息”(比如养殖场、屠宰时间、运输温度、检验检疫报告)。
“RFID智能标签”:通过射频识别技术,将猪里脊的全流程信息(从养殖到销售)存储在标签中,消费者用手持式阅读器或手机APP就能读取,确保“来源可查、过程可控”。
“区块链溯源”:结合区块链技术,将猪里脊的每个环节信息记录在“不可篡改”的链条上,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“从农场到餐桌”的完整路径,彻底杜绝“冒充”。
 四、消费者必学:3步辨别“真·嫩里脊”
除了依赖防伪技术,消费者自己也能通过“看、摸、闻”快速判断:
看颜色:新鲜猪里脊呈淡红色,有光泽,脂肪呈白色;劣质肉颜色暗红、无光泽,脂肪可能发黄或有斑点。
摸弹性:用手指按压猪里脊,新鲜的会立即复原;劣质肉按压后凹陷不反弹,甚至能刺穿。
闻气味:新鲜猪里脊有淡淡的肉香;劣质肉有酸味、臭味或“腥臊味”。
  结语:让“嫩担当”真正嫩得放心
猪里脊的“嫩”,是大自然赋予的口感,更是消费者对“安全”的期待。从企业用防伪技术“给肉戴身份证”,到监管部门严厉打击“劣质肉冒充”,再到消费者学会“用科技辨真伪”,每一步都在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下次买猪里脊,记得先看有没有防伪标签,再扫溯源码,最后用“看、摸、闻”验证——别让“冒牌货”毁了你的“家常美味”!
小贴士:买肉要选“有证”的——看猪肉身上有没有检验检疫章(蓝色或红色),不要买来历不明的“路边摊肉”。
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:13427568225(微信同号)
了解更多产品可登录:http://801315.com/channel/fangweibiaoqian.html 
TB店铺:申悦专业防伪标签印刷
二维码
微信

微信号:13427568225

QQ
微博
weibo
电话
13427568225
邮件
2311210465@qq.com
地址
广州市白云区818号柏丰大厦A1018
顶部